
苏教版八年级古诗词积累改写三篇不同的文章
一、苏教版八年级古诗词积累改写第一篇
原文:
1、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改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春蚕吐丝尽,蜡火成灰泪先干。
(2)春潮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江潮连江平,海月共潮生。
(4)绿江南岸春,明月照我还。
说明:
- 主题:春之花的芬芳和生命的延续
- 逻辑:通过四句诗描述了春蚕吐丝的辛苦与蜡炬成灰的泪光,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美好。
- 语言风格:语言简练,富有诗意,情感真挚。
二、苏教版八年级古诗词积累改写第二篇
原文: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 eye,浅草才能没马蹄。
(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7)泥融飞燕子三两枝,春江水暖双月先知。(8)柴门闻犬吠,吠风雪夜归人。
改写: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 eye,浅草才能没马蹄。
(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7)泥融飞燕子三两枝,春江水暖双月先知。
(8)柴门闻犬吠,吠风雪夜归人。
说明:
- 主题:动物与植物的相遇与循环
- 逻辑:通过五句诗描绘了孔雀、黄鹤楼等自然景观和动物动态,展现了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循环。
- 语言风格:押韵、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自然现象。
三、苏教版八年级古诗词积累改写第三篇
原文:
3、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江雪》(柳牧)。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早春》(韩愈)。
(8)泥融飞燕子三两枝,春江水暖(玉门关)。(杜牧)。
改写:
3、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江雪》(柳牧)。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早春》(韩愈)。
(8)泥融飞燕子三两枝,春江水暖(玉门关)。(杜牧)。
说明:
- 主题:季节与诗人作品的关联
- 逻辑:通过七句诗展示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和人物作品,体现了诗歌的艺术性和多样性。
- 语言风格:语言简练流畅,富有诗意,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