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离骚原文及翻译全文一句一译)

    正文概述 会更好   2025-08-09 10:57:54  

    《离骚》赏析

    《离骚》
    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但通过外化思想的斗争和情感变化来避免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 这种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补充,但在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

    从外部结构言之,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 这是其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中的真实流露。

    从内容上看,诗中的部分场景或情节虽然作为情感的载体表现得较为空泛,但通过外部化的想象与描绘,使读者得以进入一个充满幻想和超现实色彩的画面。

    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表达,而诗歌整体的主题是既含蓄又明确:诗人不仅倾情于自己的政治理想,更注重国家的深厚情感,试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

    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对国家的关注,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与责任感,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kD范文,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kD范文 » 《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离骚原文及翻译全文一句一译)